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学: 聚焦地方非遗传承 赋能乡村美育浸润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学: 聚焦地方非遗传承 赋能乡村美育浸润
资讯 于俊华、林艳春 2023-02-21 16:55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学以地方非遗的传承创新为核心,美育浸润为切入点,立足美育核心素养,构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项目化研究等的线上线下、课内外联动的“非遗+美育”融合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认知体验和审美能力,培育乡村学生发现家乡美,基于乡土非遗国情民风,形成滋养一生的精神根脉,厚植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秦始皇“文山召士”赋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鲜明的文化标签,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学校美育浸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于此,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高村中学立足校情学情乡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为核心,以美育浸润为切入点,构建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项目化研究的线上线下、课内外的地方非遗美育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认知体验和审美能力,培育学生形成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乡村学生发现家乡之美,基于乡土非遗国情民风,形成滋养一生的精神根脉,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一、深度挖掘乡土非遗资源,夯实美育浸润顶层设计

全体教师走出校园、走进村落,通过走访村里的非遗传承人,翻阅村史村志、《文登市志》、《古镇高村》等书籍,实地探究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址等下沉乡土的方式深度调研乡情,寻求乡村美育浸润的资源支点。回到学校后,通过对学校美育课程实施、乡村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科教学等现状进行了自我诊断分析,邀请区教研员进行乡村非遗美育融合思路、目标、策略和原则深度剖析,构建了“非遗美育融合”顶层设计。

乡土非遗资源整合

学校以因地、因人、因需三原则对乡土非遗资源进行整合。因地,即为就近原则,选取方便学生和教师依托资源、获取资源。如梁氏庄园、脉田糖瓜、串黄河等;因人,为发挥乡村教师原有的专业特长,比如二甲村教师家庭世代传承的柳编技艺,利于资源的深入发掘和深度利用,走出乡村专业美术教师短缺的困境;因需,贴合构建“田园书乡”乡村校园的办学理念、乡村学生的美育需求,选取与之最佳对接的资源。比如二十四节气、花饽饽等。

非遗与美术教材对接

因乡制宜,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学校课程文化及资源优势,科学规划课程主题,确定课程名称、目标、内容和课时安排,撰写实施方案和教学设计,编撰校本课程读本。已经实施的课程中,部分课程与教材内容对接,如剪纸、花饽饽、动漫、柳编等,部分课程内容是美术教材中未曾出现的,如串黄河、二十四节气、脉田糖瓜等。这些课程大大地丰富了美育课程,为学生多样化美育学习提供了平台。      

根据教师专业基础,结合学校现有的非遗特色课程,对标美育课程方案,分析、梳理非遗特色课程中包含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研究并实践将特色课程学习内容合理融入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科知识学习成效的同时,促进教师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活动设计等专业研究能力的提升。

整合非遗传承人资源

一是发掘和利用专业团队资源,为课程建设保驾护航,如花饽饽特色课程,依托文登区非遗文创基地——林荣涛工作室、泥塑依托泥塑非遗传人曲建玲工作室、鲁绣依托非遗传承人田世科工作室等资源开展课程建设;“二甲柳编”课程,通过在高村农村合作设实践基地,为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支持;

二是依托非遗传承人资源,如“脉田糖瓜”课程聘请脉田村非遗传承人担任专业指导;

三是依托乡土乡情资源,如“串黄河”“鲁班锁”“梁氏庄园”等课程聘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给予专业指导,学生社团走进村落,实地体验学习为课程建设与实施提供了质量保证。

二、创意非遗美育融合,哺育乡村孩子精神根脉

一个馥郁麦香的面团经过学生几度团揉变成栩栩如生的生肖虎;几条玉米皮经过捏扭缝制成了原生态的杯垫;麦芽糖加热后,两根雪糕杆放进去旋转后,香甜可口充满童年记忆的“搅搅糖”,让人垂涎欲滴……完成这些带着浓浓非遗印记的作品,不需要经过非遗传承人的“千锤百炼”,零基础的乡村孩子能够熟练的完成。

(一)二十四节气为媒,用美育创意为非遗“做减法”

春夏秋冬,时空流转,四季轮回,节气是中国人认知宇宙的知识体系和实践,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学校开拓“田园书乡”校外实践基地之际,基于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的缘起,开发了二十四节气非遗美育STEAM课程。

课程起始,赏析阶段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调查走访阶段接着走进田间地头,对农作物进行实地记录,访谈村民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联。体验实践阶段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或装饰画表现二十四节气;用中国画写意花卉、蔬果和动物小品的形式描绘二十四节气;创新阶段,在“田园书乡”基地设计创作二十四节气百米农耕墙,用学生自身参与不同节气农事劳动场景,展现基地里学生自己的农耕体验。

乡村孩子虽生活在乡村,但由于隔代抚养、单亲留守孩子占比高等因素,孩子很少参与农耕种植,二十四节气与孩子的生活形成了深厚的认知屏障。学校在课程设计中,将二十四节气降了一个“维度”,同时与美育课程融合关联,在“降维”的减法中,实现非遗与美育的深度融合。

(二)从“庙堂”到“课堂”,非遗再造成就乡村特质美育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难求,大家纷纷喊着什么时候能实现“一户一墩”。此时高村中学的孩子们在文登区文创基地非遗传承人林荣涛的工作室里,动作娴熟揉、搓、团、画制作花饽饽“冰墩墩”。

花饽饽是文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孩子们通常在春节或者各种庙会的展出时才能看到具有民俗文化造型的花饽饽,在设计花饽饽非遗美育融合课程时,如何让花饽饽从“庙堂”进入“课堂”,成为最大的困扰。在引导学生了解花饽饽蕴含的民俗文化后,学校邀请非遗传承人走入“课堂”,传授传统非遗花饽饽的制作工艺,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民俗的魅力。实践阶段同学们将彩塑课与花饽饽的制作整合,制作出动漫版的学校吉祥物;创新阶段学生与非遗传承人、美术教师一起探究如何让面塑作品易于保存,不产生裂纹、色彩不消退。经多次实验发现,在面粉中加入明胶等添加剂,面塑作品不会产生裂纹。同时,同学们在实践中发现用超轻黏土替代面粉制作面塑展示品,色彩丰富易于保存,轻便便于移动。

中国之美都藏在乡村民间的传统手艺里,非遗是乡村美育课堂的“加油站”。不同于“庙堂”的展示,学生在非遗美育融合课堂上感知,认知非遗美学,感悟非遗项目承载的乡土民俗文化内涵、历史底蕴,达成育人功能。

(三)实用的日常美学,让非遗创新扎根课堂

十月中旬“田园书乡”实践基地里,高村中学的孩子们在玉米地里奋力的掰着玉米棒,不时挑挑拣拣的,把一些干净匀称的玉米棒小心放进身旁的尼龙袋子。看到这个场景,大家可能会感到不解,其实真是她们的“宝”,家里的蒲团、餐桌的隔热垫、书桌上漂亮的杯垫、笔筒可都是用这些“宝”——玉米皮来做成的。

二甲草柳编是远近闻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村镇有适宜制作柳编的优良柳树,农闲时节二甲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柳编制品,比如笆斗、柳筐、柳篮、簸箕等各种精美的柳条制品。课程团队在走进柳编非遗传承人的家中,参观柳编的制作工艺后发现,柳条收割、剥皮、劈条、皮条加工等流程复杂、周期长,编制时硬度高,学生操作存在极大困难。回到学校后,经过全体教师与非遗传承人的头脑风暴后,将柳编非遗美育STEAM课程延展至草编。与《为生活增添情趣》中的《摆件巧安排》、《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中的《编结艺术》等美术课程整合,同时将柳编的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传统技法整合到草编(玉米皮、麦秆),创新出形式多样的DIY生活用品,这就出现了孩子们将玉米皮、麦秆视为“珍宝”的一幕。

节假日,学校分年级带学生走进高村镇脉田村脉田遗址、梁氏庄园、高村古集遗址、张富贵纪念馆、慈口观等古村落、非遗文化遗址等进行考察,与《地方美术文化考察》中的《古城镇古村落考察》对接,了解乡土民居建筑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乡村社会的了解、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对乡村资源的善用。

学期末,在校内举行非遗美育STEAM课程作品展,与《地方美术文化考察》中的《民俗文化展》对接,由学生独立设计邀请函、宣传海报、展板等,展出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

三、地方非遗文化助力美育浸润提质增效

从村角旮旯烙印着“乡土记忆”的老手艺到融入乡村学校美育课程,从仅供打卡的非遗展台到学生的指尖,从高端工艺品的私人订制到学生DIY日常生活用品的创意设计,地方非遗美育融合看似是在不断的“降维”,实则是在一步步的进阶,学生逐步感悟到非遗在父老乡亲的生活中活态传承,丰富生动,富于感性之美,乡土情怀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家国情怀得到艺术美、形式美的滋养,文化自信得以提升,自发自觉就会将其美学精髓带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注好老师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下载好老师APP
扫码下载好老师APP
分享给好友
手机扫码打开链接分享